發布日期:2016年02月23日 00:00 浏覽次數:次
社會職務:
江蘇省第四屆鄧小平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儒學會常務理事;《佛教文化研究》編委;江蘇省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成員。
科研論文:
1、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的新道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993年第3期
2、明代學子的心态及其價值取向的歸宿,史學月刊 1994年第1期
3、從王陽明的“良知”到李贽的“童心”──論儒家方向的自我修正,黃淮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4、容易被忽視的心理疾病——憂郁症(編譯),心理世界,1996年第4期5.信——現代社會對道德的渴盼,光明日報,
6、李贽與泰州學派(與洪修平教授合作),載周琪主編《泰州學派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7、佛教的政治理念及其在中國化過程中的發展,覺群佛學
8、退着向前走——作為方法論的儒家戀古情結,江淮論壇,2001年第6期
9、為政以信——政府政治運作的道德基礎,探索與争鳴,2001年第11期,《哲學文摘卡》,2002年第一期摘錄
10、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頭陀僧,華林第二卷,中華書局,2002年1月 11.神聖離世俗有多遠——伊利亞德《神聖與世俗》譯後感言,博覽群書 2003第2期
11、“西方”與西行求“法”解析(與胡海燕合作),探索與争鳴,2003年第12期
12、當代社會思潮及其對中國的挑戰,探索與争鳴,2004年第10期
13、律宗思想與中國佛教,《覺群》,第四期,2004年12月
14、李贽《老子解》的“無為”思想,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2期
15、哲學的“戒體”和“戒體”的哲學——試論中國律宗思想的本體論诠釋,戒幢佛學,嶽麓書社,2005
16、“戒體”:一種本體論的追索,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3期
17、禅宗農業的形成與發展,中國農史,2005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經濟史》2006年第二期全文轉載
18、南朝的十誦律學,禅學研究,2006年第六輯
19、夢與禅,載《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禅宗大師馬祖道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20、佛教的“智識”和“智識的”佛教,學術月刊,2006年第11期22.“都市女孩”:後現代社會的文化景觀,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2期
21、《摩诃僧祇律》源流略說,覺群佛學,2007年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22、西方社會思潮對思政課教學的影響及分析,中國高等教育 2007年第24期
23、倫理生命的智識轉向 ——熊十力人生哲學的“物性”構建,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3期
24、佛教幸福觀今論,覺群,2008年第3期
25、寺院園林及其園林經濟,禅學研究,2008年第七輯
26、道宣律師淨土思想散論,覺群佛學,2008年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27、主體的覺醒與道德的抉擇 ——當代農村女性主體形象的哲學思考,當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10期
28、“殿前辯論”及其對當代宗教對話的模式意義,猶太研究,2008年第六輯
29、義憤:從一種群體心态到話語力量的轉變,當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30、佛教思想與農業之喻,覺群,2009年第3期
31、認清農村基本特征,促進社會道德建設——對當代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的(與冷超合作,1/2),中國農業教育,2009年第5期
32、明代戒壇廢興考,禅學研究,2009年第八輯
33、文字與意義:對中國禅宗思想特色的語義學考察,覺群佛學,2009年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34、人對曆史的倫理:不可忽視的大學生生品德養成教育,高等農業教育,2009年第12期
35、技術生命的“道”“用”之思,中外醫學哲學,2010年第1期
36、中國佛教的“現代性”及其當代走向,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1期
37、興福寺的律師和律學,江蘇佛教,2010年第4期
38、人間佛教精神與台灣當代民俗,覺群佛學,2011年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39、張力與裂變:現代性視野中的廟會文化及其現代轉型,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第2期
40、思政課“創造性教學”的思考,中國農業教育,2011年第3期
41、耕讀:數字時代的文化浪漫,中國教育報第4版, 2011年5月
42、促進文本的多樣性,強化參與的國際性,江蘇佛教,2011年第4期
43、臨終的道德内涵及其關懷的倫理維度,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6期
44、在師生之樂中尋覓聖人之樂,中國教育報第4版,2012年1月21日
45、本科生與研究生階段思政課課程銜接關系略論,中國農業教育,2012年第1期
46、太虛大師佛教救國思想,覺群佛學,2012年,
47、扁鵲見蔡桓公:對一則古代案例的倫理學解讀,中外醫學哲學,2012年第2期
48、八指頭陀禅詩中的“閑适”思想簡論,寒山寺佛教,2012第4期
49、當代中國佛教研究的全新曆史際遇略論,江蘇佛教,2012年第4期
50、茶的符号意義及其禅茶一味的精神象征,佛祖慈德茶道學術研讨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10月
51、做好思政課教學對學術熱點的引入與評介,中國高等教育,2012年18期
52、“魅”影重重的地平線:基督教“除魅”思維的現代性解讀,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學報,2013年第3期
53、道德文章, 光明日報,2013年07月08日,第15版
54、北辰的符号意義,光明日報,2013年9月30日
55、人性的解放與善端的發明,文化管理:2010年東西方文化與管理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56、“收拾”還是“被收拾”:一道傳統命題的清代解法,覺群佛學,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57、佛教幸福觀今論,《佛教文化》,2014年第1期
58、大昭慶寺的律師和律學,《佛教文化研究》,2014年第2輯。
59、菩提心的“發”與“行”(節選),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5年1月
60、菩提心的“發”與“行”,國際佛學論叢,第3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61、近代台灣佛教戒律學略論,覺群佛學,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
62、時序與家園的道德張力:流動群體中的鄉情背反研究(與姜姝合作,2/2),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學報(社科版),2015年第6期
63、儒家倫理對古代帝王的制約, 《光明日報》,2016年04月11日16版
64、現代社會中的道德焦慮及其化解,(與徐甯合作),南昌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65、現代社會中的道德焦慮及其化解,(與徐甯合作),南昌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66、教育自覺對高校思政課的政治屬性實現路徑研究,(與姜姝合作)《中國農業教育》,2015年第4期
67、技術植入與傳統教益:回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用的"主旋律",(與姜姝合作),《中國農業教育》,2016年第4期
68、現實題材都市情感劇對女大學生戀愛觀的影響,(與顔晴晴、劉海明合作),《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6年第5期
69、ICU治療領域的倫理問題辨析,(與馬小川合作),《醫學與哲學》2017年第5A期
70、祖庭的内涵及其功能——以律宗祖庭為例,《法音》,2016年第12期(收入:《漢傳佛教祖庭文化國際學術研讨會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11月)
71、“地方性”視角下的彌勒形像及樂山大佛的文化意義,《佛教文化研究》(第四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08月
72、.不期而遇的“現代性”:清末民國中國佛教學術方法的特色及其啟示,《普陀學刊》(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05月
73、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剖析,(與馬小川合作),《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6
74、道德的探險與反叛:清末儒學的主體覺醒及形而上學重建,學術界,2018.2
75、和生世界觀的形而上學内涵及其生成維度,孔孟月刊(台北),2018,669-670期
76、草系比丘:戒律的符号意義及其倫理内涵,《普陀學刊》,2018
77、“律學判釋”簡論,普陀學刊,2019
78、早期中國佛教的文化共同體研究,普陀學刊,2020
79、宛陵地區律學述略,水西佛教第二屆水西佛教文化研讨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
80、中國傳統醫療家長主義的倫理意蘊及價值,與馬小川合作,中國醫學倫理學 2020
81、精神自由視域下的自由時間異化研究——基于馬克思大學時期及之前思想的考察,與朱玉霞合作,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
82、佛教戒律論及其中國化建構(王建光),《東方哲學與文化》第二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
83、 Water Philosophy in Ancient Society of China: Connot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nfluence,Philosophy Study,2019,12
84、《田埂上的頓悟:勞動與禅宗修行》,《洛陽佛教》,2021年第2期
85、《從“和實生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文化”與新時代統一戰線:首屆“和文化”論壇論文集》,與姜姝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
86、《佛教戒律的自由内涵及其實現》,《第七屆靈隐文化研讨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
87、《延壽禅師“觀心持戒”思想研究》,《第八屆靈隐文化研讨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
88、《宋高僧傳·明律篇的叙事風格》,《第九屆靈隐文化研讨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
90、《靈隐寺守直律師行狀及其後學》,《獅子吼》第20期,2021年
91、《圓融是一種思想的力量:基于佛教戒律精神中國化的研究》,普钰編:《第二屆廬山論壇會議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6月
92、《中國近現代佛教的學術形态研究》,《普陀學刊》第14輯,2021年12月
93、《佛教戒律中國化的三重維度及其影響》,《法音》2022年第3期
94、《秩序之善——和生世界觀的現代價值》,《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
95、《<宋高僧傳•明律篇>的叙事風格——基于四種僧傳<明律篇>的比較研究》,《吳越佛教》第十五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22年1月
96、《回歸本懷,适應變遷——虛雲戒律建設思想研究》,純聞主編:《雲居真如叢書》第一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22年6月
97、《一誠長老道風建設思想略論》,純聞主編:《雲居真如叢書》第二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22年6月
98、《閑适與禅意——皎然詩文中的閑适思想研究》,《第十四屆靈隐文化研讨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22年7月,第232—240頁。
99、《觀音哲學略論》,《普陀學刊》(第十六輯)
100.《北朝禅法的戒律觀念》,《少林學輯刊》第一輯,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
101.《緣起與戒體:基于生成思想的形而上學考察》,《宗教學研究》2021年第2期
102.《禅戒互備,禅固戒本——具德禅師三玄三要禅戒觀研究》,《靈隐寺與近代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2023年8月
103.《玄奘法師對中國佛教律學的影響與貢獻》,《佛教文化研究》第九輯
出版著作
1、合著: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孫亦平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翻譯:神聖與世俗(原作者:Eliade, Mircea),華夏出版社,2002年
3、獨著:中國律宗思想研究,巴蜀書社,2004年
4、獨著:新譯《梵網經》,三民書局,2004年
5、獨著:如是我樂:佛教幸福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6、獨著:中國律宗通史,鳳凰出版社,2008年
7、合著: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卷),賴永海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0年
8、合著:中國佛教通史(第七卷),賴永海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0年
9、合著:中國佛教通史(第九卷),賴永海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0、合著:中國佛教通史(第十一卷),賴永海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合著:中國佛教通史(第十三卷),賴永海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12、合著:中國佛教通史(第十五卷),賴永海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13、合著:高校領導幹部廉潔教育讀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14、合著:中華佛教史(隋唐五代佛教史卷,第九章),季羨林、湯一介總主編,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15、合著:《簡明中國法治文化辭典》(公民讀本),商務印書館,2018.4
16、參撰《南京佛教通史》(六朝卷),商務印書館,2023年
17.《四分律删繁補阙行事鈔集釋》(13冊),花木蘭,2023.9
科研項目:
1、“當代社會思潮對中國農村影響的現狀分析及新農村建設對此的因應之道”研究,主持,校人文社科基金項目
2、全球化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主持,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3、當代社會思潮對高校師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主持,江蘇省高校思政研究會重點項目。
4、“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創造性教學研究”,主持,校教改項目
5、中國現近代佛教律學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6、大學文化建設研究,主持,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黨建和思政課題
7、城鎮化進程中的新農村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主持,校新農村發展研究專項
8、主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精品課程建設
9、廉潔文化建設與高校競争力提升研究,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人文社科基金
10、佛教戒律中國化的範式建構及其道德功能的作用與影響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11、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國家社科基金優助項目“文明交流中的道德範式建構及其功能的作用與影響研究”
榮譽及獲獎:
1、《中國律宗思想研究》于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西方社會思潮對思政課教學的影響及分析》獲得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第四屆(2006-2007年度)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論文著作類優秀獎。
3、《西方社會思潮對思政課教學的影響及分析》于2007年獲得(2003—2007年度)“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4、“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課程2009年被評為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優秀研究生課程。
5、《貫徹創新精神,實現創造性教學——對思政課教學實踐的一點思考》獲得2010年全國農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讨會論文三等獎。
6、《貫徹問題意識強化學術内涵,注重特色建設促進教師發展——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幾點思考》2011年獲得教育部農林院校人文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協作組教研論文一等獎。
7、《當代社會思潮對思政課的影響及應對之策的改革與實踐工作》獲得2011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8、《中國律宗通史》,于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9、《中國律宗通史》,于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1年,本書被省社科聯選送參加“2011年海峽兩岸中華文化發展論壇”期間舉辦的“江蘇社科與文化展覽”。
10、參與撰寫的《中國佛教通史》(賴永海教授主編),2011年12月獲得第三屆國家"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 2011年10月榮獲第二十五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評選一等獎;2013年獲得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11、《做好思政課教學對學術熱點的引入與評介》,被評為2013年度江蘇省高校教學管理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12、《做好思政課教學對學術熱點的引入與評價》獲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紀念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設立30周年優秀著作、論文和研究報告”論文類二等獎(2014)。
13、指導碩士畢業論文2016年獲得“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頒發的“優秀碩士論文獎”
14、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十三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19
15、《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剖析》,被評為2017年度《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優秀論文一等獎。(本年度該刊共評兩篇一等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