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學習強國】善于把“鑄魂育人”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發布日期:2022年06月16日 17:08 浏覽次數:

來源:《南京日報》思想理論周刊;“學習強國”南京學習平台

作者:楊博 吳國清 劉蓓

新形勢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重任,既要堅持不懈注重培養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又亟待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論素養,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的殷殷囑托,切實增強榮譽感、責任感、緊迫感,善于把“鑄魂育人”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D49F

雨花台區共青團員代表來到雨花台烈士陵園,觀看“青春壯歌——中國青年運動中的雨花英烈”專題展覽

攝:曹蔡旻 馮芃

一是講深、講透、講活馬克思主義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運用唯物辯證法解答“世界的本質及發展規律”,運用唯物史觀解答“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唯物辯證法是其核心内容。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和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是唯物辯證法最基本、最核心的觀點,是人們思考和回答“世界是什麼”“世界從哪裡來”“世界與人是什麼關系”等問題的必要前提。唯物辯證法關于聯系和發展的觀點以及闡釋的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也為我們确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基本矛盾是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基本規律就是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從唯物史觀的這一基本思想出發,才能科學解答“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世界曆史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社會形态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是什麼”“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什麼”“誰是曆史的創造者”等社會曆史問題,從而透過曆史的表象,進一步探尋并發現社會曆史深處的動力。

無論是辯證唯物主義還是曆史唯物主義,它們的基礎都是實踐。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别于其他理論的根本特征,實踐第一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實踐為基礎,從整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内容。關于這一點,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表述,這句話也被刻在了他的墓碑上:“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指導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指導中國共産黨人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實踐活動方面發揮着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二是講深、講透、講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強調“兩個确立”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産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回顧黨的百年奮鬥曆程可以發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曆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并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進行理論創造,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和強大的戰鬥力。

從思想探索史看,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甯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确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曆史性飛躍。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在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理論創新,從新發展階段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特别應該強調,要善于講深、講透、講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這一思想深刻回答和回應了新時代的重大時代課題,實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躍升;這一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既一以貫之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又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嶄新境界;這一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深刻反映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一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凝結着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等,具有強大的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有效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回顧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可以直接而直觀地告訴人們: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并為後繼者所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體系,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内涵包括但并不限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還應該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特别需要強調:黨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三是講深、講透、講活關于“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側重點和核心要義,強調“四問”在本質上是一緻的,都是“實踐之問”,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随着實踐發展而發展。新時代新發展階段,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發展大勢下,善于把“鑄魂育人”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必須“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

“中國之問”的側重點是民族化和本土化要求,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其核心要義主要是,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迫切需要不斷推進凝心聚力、謀篇布局、攻堅克難的科學理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世界之問”的側重點是全球性和開放性要求,強調的是世界維度、全球視野。其核心要義主要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變,中國成為世界格局演變的主要推動力量的進程中,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迫切需要不斷推進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的科學理論;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複興、促進人類進步。

“人民之問”的側重點是人民性和發展性要求,強調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其核心要義主要是,在清醒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發展的基礎上,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奮鬥都緻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

“時代之問”的側重點是時代性和實踐性要求,強調的是戰略眼光與實踐導向。其核心要義主要是,在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認識論與方法論相統一的基礎上,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迫切需要不斷科學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以偉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向前發展。

“四問”盡管各有側重點和具體内涵,但在本質上是一緻的,都是“實踐之問”,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都是“道路之問”,突出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又堅持胸懷天下,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康莊大道。

作者:楊博 吳國清 劉蓓


E24C5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