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交流 | 正文

【新華日報】王春春: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 培養高技能複合型“三農”人才

發布日期:2023年11月14日 22:20 浏覽次數: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确提出,“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确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内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态”。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楓橋經驗”發源地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考察時指出:“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衆路線,正确處理人民内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衆,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态。”新征程上,深刻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基本内涵、精神實質和本質要求,對于更好發揮農業高校在助力鄉村組織振興、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方面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積極參與和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新時代農業高校助力鄉村振興、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有着上百年辦學曆程、國内首屈一指的農業高校,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以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振興的責任和使命,将校園紮根在廣闊農村天地,積極投身鄉村社會治理和組織振興的偉大事業。近年來,學校在農村基層幹部培訓中,專門開設了“農村社會治理”系列專題講座,并組織學員深入學習與研讨新時代“楓橋經驗”系列活動。在本科和研究生專業課程建設中,将《大國“三農”》《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治理與建設》等課程融入其中,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内容,旨在培養學生對“三農”問題的理解和熱情,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大潮,以崇高的信仰、過硬的技能積極投身到振興鄉村的隊伍中去。在鄉村振興案例建設中,充分挖掘鮮活素材,編寫了“鄉村文化與治理”“鄉村生态治理”“基層治理與‘三農’政策”等教學案例,将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課程思政,厚植學生的“三農”情懷,引導學生系統把握構建現代化鄉村治理新格局的科學路徑,情理并濟,深層次激發學生主動奔向鄉村振興主戰場的熱情和決心。

系統梳理新時代“楓橋經驗”江蘇新實踐

“楓橋經驗”是我國鄉村社會治理的重要經驗之一。高校應緊密結合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實踐,通過經驗總結、規律揭示和問題解決,為推動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在經驗總結方面,積極組織相關專家學者深入鄉村社會治理一線,通過實地調研、深入訪談等方式,總結提煉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的經驗做法,探索和豐富“楓橋經驗”的實踐樣本,為其他地區提供更多可借鑒範例。在規律揭示方面,通過開展社會科學研究,深入探讨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的規律和特點,科學分析影響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各種因素和内在機制,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建議。在問題解決方面,通過與基層政府和村(社區)合作,組織師生開展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等,針對我省鄉村社會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點問題,共同開展研究,謀求問題解決方案和有效政策措施。

大力培養高技能懂治理的“三農”人才

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亟需更多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更高社會治理能力的優秀專業人才加入。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要主動面向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現實需求,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推進實踐教學、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措施,引導學生關注“三農”、熱愛農業、紮根農村,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一是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鄉村社會治理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關注鄉村社會現實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立足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現實需求,完善相關課程設置和教學内容,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了解鄉村社會治理的理論和實踐。同時開設與鄉村社會治理相關的選修課程和實踐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三是積極推進實踐教學,加強與地方政府、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基層單位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和産學研合作基地。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志願服務、支教、社區服務等,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鄉村社會治理的實際問題和需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意識,提高學生對鄉村社會治理的适應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四是加強導師隊伍建設,與政府部門合作,選拔具有豐富基層實踐經驗和高度責任心的教師和公務員擔任雙導師,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鄉村社會治理問題,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和科研項目,幫助學生培養從事鄉村社會治理的意識和能力。

科學探索現代化鄉村治理新路徑

立足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實踐,通過深入基層調研、關注民生福祉、推動産學研合作、加強團隊建設等多種措施,積極開展紮根大地、深入基層、關注民生的鄉村治理科學研究,探索适合我省鄉村實際情況的治理模式和方法,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一是深入基層調研。高校科研人員要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了解鄉村社會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實際需求。通過與地方政府、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基層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探讨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措施。二是關注民生福祉。高校科研工作要緊密關注民生福祉,以解決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為出發點,開展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通過多方通力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三是推動産學研合作。積極推動産學研合作,與基層政府、村(社區)合作等建立鄉村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和平台。通過合作開展鄉村治理理論與方法、基層社會數智治理、城鄉公共空間治理與規劃等科研項目和攻關研究,推動相關領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提供更多實用的技術支持。四是加強團隊建設。加強科研團隊建設,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通過組建多學科交叉的科研團隊,共同探讨鄉村社會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更加全面的解決方案。

用好社會第二課堂強化實踐育人

鼓勵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村(社區)建設、發展與治理行動,通過提供支持、課程設計、鼓勵創新、總結推廣等多種措施,讓更多師生參與到村(社區)建設中來。一是為師生參與村(社區)建設、發展與治理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例如,組織師生參加社區志願者服務隊、設立社區服務站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便民服務。同時,高校也可以與地方政府合作,為師生參與村(社區)建設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二是将村(社區)建設、發展與治理的相關内容納入到課程設計中,鼓勵師生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興趣愛好,開展與村(社區)相關的實踐活動。通過課程學習,增強學生實踐能力,促進師生對村(社區)建設的深入了解和參與。三是鼓勵師生在參與村(社區)建設、發展與治理的過程中積極創新,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舉措。通過開展創新活動、組織創新競賽等方式,激發師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村(社區)建設提供更多的創新方案和實際應用。四是及時總結和推廣師生參與村(社區)建設、發展與治理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通過組織經驗交流會、舉辦成果展示等活動,讓更多的師生了解到村(社區)建設的成果和價值,進一步推動師生參與村(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創新機制暢通産學研用合作轉化

高校與地方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開展更多、更高質量的産學研合作行動,有助于推動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新提升。通過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确定合作項目、加強人員交流與培訓、推進成果轉化與應用以及完善合作機制與制度等多種措施,可以推動雙方實現互利共赢。一是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探讨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目标。通過定期舉行會談、交流研讨等活動,加強雙方及多方的了解和信任,為開展高質量的産學研合作奠定基礎。二是針對鄉村社會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發展需求,開展應用研究和科技創新。合作推動各方優勢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合作的質量和效益。三是加強人員交流與培訓,促進團隊成員的溝通和協作。通過互訪交流、專題培訓等形式,提高團隊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開展高質量的産學研合作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共同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将先進的科技應用于鄉村社會治理中。通過合作建立科技創新平台、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五是共同完善合作機制與制度,确保産學研合作行動的順利開展。通過制定合作協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方式,明确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合作過程的管理和監督,确保合作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取得預期成果。

奮進新征程,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将敢于擔當責任、勇于開拓創新,從發展楓橋經驗、培養優秀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參與社區建設、加強校地合作等方面為我省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新提升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者為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黨委書記、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yh86银河国际官方网站基地主任)

新聞鍊接:

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311/14/node_13.html#content_1262699

Baidu
sogou